導讀:有生之年,狹路相逢,終不能幸免。
疫情期間,互聯網巨頭在教育行業(yè)頻頻出手,但似乎教育業(yè)務都沒有與其主業(yè)形成強關聯,從教育新基建來看互聯網巨頭的戰(zhàn)略布局是一個新角度。
互聯網巨頭一直都有教育的情結。
百度投技術、阿里投場景、騰訊布流量、字節(jié)靠效率,但至今都沒有一個驚艷市場的產品和品牌。教育,更多變成了巨頭們主戰(zhàn)場之外可有可無的“戰(zhàn)略布局”。
騰訊早在15年前就涉足教育領域,但直到2019年5月22日,才正式對外發(fā)布“騰訊教育”品牌,旗下包含教育企業(yè)合作、智慧校園、智慧高校、騰訊課堂、企鵝輔導、騰訊英語君、騰訊青少年智能教育、教育創(chuàng)想合作中心等多個板塊及產品??赐赀@一串,你大概會和我有同樣的感覺:好像什么都有,又好像沒什么特色,不知道騰訊教育到底是干嘛的。
擁有教師情節(jié)的馬云,當然在教育領域也不甘落后。2013年,阿里巴巴推出教育頻道“淘寶同學”,搭建平臺,直播互動。七年后的2020年6月,淘寶高調發(fā)布「一億新生計劃」,計劃未來三年幫助超過1000家教培和知識付費機構獲取10萬名以上新生,并聲稱“我們有備而來,要打一場大的戰(zhàn)斗”。戰(zhàn)斗的敵人不知道是誰?
阿里、騰訊,中國互聯網的絕代雙驕。
在經歷電商、共享單車、線下零售、本地生活的投資并購對抗后,戰(zhàn)火終于燒到了教育行業(yè)。
新基建來臨
2010年,可汗學院的運營模式在美國誕生,歐美頂尖高校的網絡公開課在國內引起強烈的反響。
緊接著2012年,美國三大MOOCs(大規(guī)模開放在線課程)平臺Coursera、Udacity、edX橫空出世,為在線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性,新的商業(yè)模式也開始迅速萌芽。
國內市場的第一次在線教育浪潮涌來,直播式教學打開了教育的新模式,很多互聯網公司開始投身于在線教育,希望從這個巨大的市場中分一杯羹,粉筆網、第九課堂、多貝網應運而生。
2014年,第二次在線教育的浪潮伴隨著O2O出現。滴滴和美團的出現,讓O2O充滿了想象力,線上企業(yè)滲透線下,線下企業(yè)被迫尋求線上出路,在轉型的紛亂期,O2O吸引大量人才和資本涌入在線教育,YY(歡聚時代)甚至喊出了“顛覆新東方”的口號。這一時期內,阿里推出了“淘寶同學”,騰訊也上線了“騰訊課堂”和“騰訊精品課”,主攻課程交易平臺。
但這兩次在線教育浪潮,都在2-3年內迅速化為泡沫破滅。無往不勝的互聯網利器,似乎在教育行業(yè)失去了神力。
教育培訓相比淘寶的電商、滴滴的打車和美團的生活服務,最大的差別是長周期服務屬性。2020年疫情的出現,迅速推動了在線教育的全民化普及,但同樣暴露出在線教育的很多問題:從線下轉線上的過程中,老師對在線模式的不熟悉、學生對在線模式的不適應、線上教學體驗差、缺乏有效的監(jiān)督和反饋等,技術的成熟只是在線教育服務中的一環(huán),沒有其他環(huán)節(jié)的配合,在線教育難以真正運行起來,很容易導致“效果差,有商業(yè)模式,但沒有盈利能力”的情況出現。
但教培行業(yè),又亟需互聯網和新技術的改造升級。教育行業(yè)的特殊性,也使得長期必然是線上線下共存的狀態(tài)。校內教育作為國家普及教育的線下服務機構,依然會是教育的主體。校外培訓由于地區(qū)差異和教學大綱的不同,難以被標準化的線上教育替代。但在線教育普及的過程中,所有線下機構都面臨轉線上的壓力。
更重要的是,需要通過在線工具提高管理和運營的效率。教培行業(yè)整體的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差,有很多因素的累積,比如地域的分割,導致線下培訓行業(yè)長期的分散和弱競爭;預收款的習慣,讓行業(yè)公司的現金流極好;傳統(tǒng)觀念導致的強剛需,招生沒那么難,綜合下來,教育機構長期不需要太重視效率和管理,就可以活得很好。
而這一切,隨著市場紅利結束、疫情加速在線教育擴張,逐漸土崩瓦解。2000-2015年相對穩(wěn)定的出生率,給教培行業(yè)帶來了穩(wěn)定增長的需求,從2017年開始的明顯的新生兒數量下滑,已經對早幼教行業(yè)的供需關系產生重大影響,未來將依次傳導到小學、中學的教培市場。
但大量小散亂弱、習慣了粗放式管理的教育培訓機構,在面臨降本增效需求的時候,缺乏能力去做及時的轉型和升級。同時,在線工具需要長時間的研發(fā)投入,傳統(tǒng)的教培機構缺乏必要的資金、人才和技術積累。管理和運營模式的升級,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。
在這樣的大背景下,教育培訓行業(yè)的新基建需求被激發(fā)出來。
教培行業(yè)的新基建,是一個系統(tǒng)化的工作,包括線上教學的平臺、教研內容的研發(fā)、管理運營的工具、營銷獲客的輔助等,這些技術的背后,甚至需要云計算、大數據的支持。
基建的一大特征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,且回報周期相對較長,沒有大資本的實力,難以入局;另一個特征是基建投入的回報,更多是來自帶動其他相關業(yè)務的發(fā)展。比如國家對鐵路、公路的基建投入,本身的收益不多,更多用于帶動地區(qū)經濟的發(fā)展。
教培行業(yè)的新基建也是如此,服務這些to B的小客戶,其實很難掙錢,這就導致投資方要么是政府,做公益和民生投入,要么是有大量協(xié)同產業(yè)的資本,從其他地方獲利。
騰訊和阿里,被推至臺前。
騰訊的夢想
2018年,騰訊迎來了自己的20歲生日。
這一年,騰訊進行了歷史上的第三次重大戰(zhàn)略升級和架構調整,在年報中,騰訊總結道:
二零一八年十月,我們啟動新一輪整體戰(zhàn)略升級,延展我們在消費互聯網的優(yōu)勢,以及把握產業(yè)互聯網帶來的機遇。
騰訊把自己過去二十年的成績,總結為消費互聯網。從QQ到微信,騰訊的社交收獲了超10億用戶,從游戲到廣告,騰訊的收入也實現了持續(xù)的高增長。騰訊投資的聯盟不斷擴大,電商有京東、拼多多、唯品會,生活服務有美團、滴滴、58、同程,文娛有騰訊音樂、閱文、B站,游戲有虎牙、斗魚、企鵝電競。騰訊的消費互聯網覆蓋了社交、金融、電商、文娛、游戲、健康等等領域,也幾乎覆蓋了我們生活消費的方方面面。這一切,讓騰訊在二十年內,占據了中國互聯網的半壁江山,市值突破六千億美元,躋身全球公司市值前十。
下一個二十年,騰訊把增長的重心確定為產業(yè)互聯網。其實騰訊轉向產業(yè)互聯網,早有鋪墊。在2017年的員工大會上,馬化騰就嗅到了騰訊的危機,他說:“在管理方面,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內部的組織架構,現在的騰訊需要更多to B的能力,要在組織架構上進行從內到外系統(tǒng)性的梳理?!贝_定產業(yè)互聯網的方向后,馬化騰多次在公開演講中,表達了自己對數字化和to B服務的堅定信心。
在理解了騰訊整體的戰(zhàn)略后,再去理解騰訊教育的布局,很多問題就可以撥開云霧。
教育是騰訊在產業(yè)互聯網上的重要延伸,最核心的是to B智慧校園的大規(guī)模建設,其他投資和自營的to C教育業(yè)務,都是為了加深對教育垂直行業(yè)的理解。
騰訊智慧校園的體系中,包括云服務、教學平臺、信息化管理、辦公、家校、內容、營銷、教學AI、互動課堂SaaS,具體產品有騰訊微校、智慧校園、騰訊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等。
騰訊自營的教育業(yè)務,目前已經覆蓋全年齡段的幼兒(英語啟蒙產品騰訊ABCmouse)、K12(企鵝輔導、英語君)、高等教育(新工科)和在線教育平臺(騰訊課堂)。
騰訊投資的教育機構,多是各個細分領域的頭部品牌,比如在線1對1的VIPKID、在線K12培訓的猿輔導和新東方在線、K12雙師的愛學習、早教領域的寶寶玩英語、英語學習的百詞斬、大學生備考的考蟲等等。
當然,在騰訊的教育投資中,也有單純的投行思維,利用資本形成結盟關系。騰訊通過業(yè)務合作和投資,建立了龐大的教育生態(tài)聯盟,最大程度地與教育生態(tài)中的各類參與者共同發(fā)展。既可以實現開放的目的,也可以讓騰訊獨家的流量資源獲得再一次資本意義上的釋放。
在2020年的疫情襲擊中,騰訊教育服務了全國30多個省份的教育主管部門,超過3000家線下職業(yè)教育機構在騰訊課堂報名轉線上,服務學生人數超過1億,每天有數百萬老師,通過騰訊教育的產品為學生提供在線教學服務,而作為工具的騰訊會議,也實現了日活賬戶超1000萬。
馬化騰曾經說:
用好了產業(yè)互聯網,才能讓騰訊更好地服務to B和to G的客戶,這種能力也恰恰是騰訊在未來競爭中的法寶和利器。
現在看來,騰訊在教育上的布局正是如此,無論是to B還是to G,最終將回到騰訊主戰(zhàn)場的to C生意。因為當騰訊提供全行業(yè)數字化的底層技術支持,成為教育行業(yè)的基礎設施后,就可以通過to B不斷提高滲透率,而教育行業(yè)最終服務的C端用戶,都可以回流到騰訊提供的其他to C教育產品中,進而實現打通教育行業(yè)的全鏈條服務。
騰訊通過對產業(yè)互聯網的布局和滲透,反過來又可以對消費互聯網進行加持。
2018年“騰訊沒有夢想”的輿論危機后,馬化騰多次重提,要讓騰訊真正成為“最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(yè)”。
過去一年最大的感受是責任,借助騰訊20周年的契機,我們反思了騰訊的使命和愿景。要成為最受人尊敬的互聯網企業(yè),騰訊要做到三點:第一,我們要與時代同呼吸,與國家同命運;第二,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改善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;第三,我們要跟生態(tài)中的開發(fā)者、產業(yè)合作伙伴和諧相處、共同發(fā)展。
賦能教育行業(yè),幫助進化升級,最終讓更多的學生和家庭受益,這是切實的與時代同呼吸、與國家同命運。教育行業(yè),是騰訊走向“最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(yè)”無法避開的選擇。
阿里的流量
阿里面對的情況,顯然更為復雜。
阿里依靠電商成為中國互聯網的一級,并且構建了強大的電商基礎設施:交易平臺、支付、物流、云計算……但現在,這一體系正遭受外部多股力量的挑戰(zhàn)。
拼多多創(chuàng)業(yè)五年市值千億美元,年度活躍用戶已攀升至5.36億,正在接近淘寶的6.93億。收獲下沉用戶之后,拼多多的“百億補貼”也讓更多的一二線用戶直呼“真香”。對于拼多多的迅速崛起,阿里卻缺乏有效的遏制手段。
抖音和快手迅速搶占用戶時長,形成超大體量和超強用戶粘性的流量入口,短視頻領域洶涌而起。而他們都有自己的電商平臺,直播電商也正在被更多的用戶接受,阿里的核心領域正遭受侵蝕。
面對多股力量的圍剿,阿里首先要做的就是守住流量陣地。除了原有電商平臺的發(fā)展,阿里更需要有更多新的流量入口。
本地生活服務,有餓了么、盒馬鮮生、淘鮮達、口碑網、蜂鳥即配;線下零售,收購高鑫零售(大潤發(fā)、歐尚),入股聯華超市、百聯集團、新華都、三江購物、銀泰商業(yè)、蘇寧云商;家居賣場,投資紅星美凱龍和居然之家;供應鏈配送,自建菜鳥物流,耗資百億入股申通、中通、圓通、百世快遞;出行領域,投資滴滴、哈羅單車、小鵬汽車。
這一切,并非簡單的財務投資,而都是在幫助阿里構建更高頻的用戶流量場景。
教育,則是阿里流量戰(zhàn)略下的重要延伸。1.5億的中小學生,背后則是數億的家庭人口,抓住這部分流量,對于阿里的意義不言而喻。
教育基礎設施,是阿里教育行業(yè)布局的核心。釘釘在疫情期間意外出圈,支持了全國30多個省份的14萬所學校、300萬個班級、1.3億學生的在線上課,接近全國一半的學生。600萬老師在釘釘上累計上課超過了6000萬小時。螞蟻金服和阿里云同樣為教育行業(yè)提供必要的基礎服務。
自建的教育部分,更多像是輔助業(yè)務和為了滿足阿里領導層的一些想法。比如淘寶大學、商學院是服務淘寶的商家,主要課程內容也是和網店運營相關。湖畔大學是企業(yè)家圈子,云谷學校更像是一次嘗試。淘寶教育作為電商平臺,實際是阿里電商業(yè)務在教育領域的延伸,引入更多的課程內容入駐。
教育行業(yè)的投資,阿里明顯少于騰訊。至今投資的教育企業(yè)不過十家,偏愛少兒英語和學前教育,這和馬云多次提出要特別加強中小學、幼兒教育的態(tài)度相符合。VIPKID是其中估值最高的項目,其次是作業(yè)盒子,寶寶樹已上市,不過上市后的表現一直不佳。
在to B的企業(yè)服務領域,阿里的基因要強于騰訊。
早在2009年,阿里云成立,為企業(yè)提供安全可靠的計算和數據處理服務,經過十年的發(fā)展,現在已經成為中國第一、全球第三的云計算服務商。
2015年,阿里云大學合作計劃AUCP啟動,聯合浙大、復旦、上海交大等8大高校開設云計算與數據科學專業(yè)方向,共建“互聯網+”教育的新生態(tài)。同時,聯合在線教育服務商光慧e課堂、啟迪之星,共同發(fā)起創(chuàng)立了國內首個互聯網教育技術聯盟,通過開放各自的優(yōu)勢技術,讓初創(chuàng)類教育機構和教育行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者跨越技術鴻溝,快速實現在線化。
雖然教育的信息化由來已久,但多數工具僅能覆蓋學校某些單一環(huán)節(jié),例如教學、作業(yè)等,并不能從整體解決所有的環(huán)節(jié),不同工具間的兼容和打通是一個難題。另外,不同的工具都需要較長的使用學習時間,反而會增加教師的工作任務。釘釘的全面、系統(tǒng)化能力,天然適合作為在線教育的基礎設施。而且釘釘本身不會涉及to C的教育業(yè)務,對于采用釘釘的教培機構來說,也不用擔心生源被搶走。
釘釘的爆紅,給了阿里加大對教育業(yè)務重視的信心。
2020年3月,淘寶教育事業(yè)部正式成立,由發(fā)展14年的淘寶大學團隊作為整個團隊的骨干和基礎架構,與聚劃算、淘寶行業(yè)、C2M、內容電商等部門平行,向淘寶天貓總裁蔣凡匯報。目前淘寶上有新東方、好未來、VIPKID、厚大教育等數萬家機構,已經集合300萬門課程。
6月22日,淘寶發(fā)布“一億新生計劃”,正式宣布進軍教育領域。淘寶方面表示,依托淘寶8億活躍用戶和直播、營銷、小程序等工具,及“猜你想學”的能力,淘寶將搭建全新的在線教育基礎設施,未來三年幫助超1000家教培和知識付費機構獲取10萬名以上新生。
在阿里推進教育培訓的新基建中,釘釘是當仁不讓的主力部隊,淘寶教育的交易平臺會成為服務B端機構營銷獲客的工具,阿里云和其他的服務將提供必要的支持。
這既是鄉(xiāng)村教師馬云振興教育的夙愿,也是阿里流量戰(zhàn)略的選擇。
淘寶教育負責人黃磊對外表示:
我們短期不考慮賺錢,沿用淘寶的商業(yè)機制,主要是做好基礎設施的復用和定制。另外流量上,我們在打通淘內各種流量場景,諸如聚劃算、淘寶直播、猜你喜歡等,也不會像抖快那樣給一個所謂的幾億流量,但是相信商家是可以看到轉化率,商業(yè)化率的。
再造流量,深度綁定用戶,阿里的教育新基建才剛剛開始。
下一個十年
在成為中國互聯網的兩級后,騰訊和阿里的業(yè)務重合領域越來越多,競爭也越來越不可避免。
過去二十年,他們在各自的賽道上狂奔,并遠遠甩開對手。騰訊獨享社交和游戲的版圖,阿里引領了電商的發(fā)展,龐大的消費者基礎和互聯網的技術變革帶來的市場紅利被牢牢把控。但這一切,正在慢慢改變,當騰訊和阿里不約而同將發(fā)展目標投向to B市場,更激烈的競爭將快速到來。
而這樣的選擇,又幾乎是注定的。
王興曾在一次演講中說:
美國科技業(yè)的一半是to C的公司,他們占了一半的市值,比如Facebook、亞馬遜、Google。to B的公司占了另外一半市值,比如Oracle。中國to C的公司都很牛逼,最大的是阿里,然后是騰訊、百度,to B的公司居然找不到。
過去數十年,中國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,多是靠市場驅動,龐大的人口和市場紅利,驅動了很多企業(yè)的高速發(fā)展。在這個階段,企業(yè)不太需要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、創(chuàng)新服務的工具,他們需要的,只是在廣闊的市場中賺錢。當市場紅利枯竭,企業(yè)就需要向內關注效率、成本和創(chuàng)新,對各種新式的能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的工具開始產生需求。to B公司的機會已經到來,這將是未來十年最大的機會之一。
騰訊和阿里,有生之年,狹路相逢,終不能幸免。
在to B服務過程中,騰訊和阿里的策略都是,首先要深耕垂直行業(yè),了解垂直行業(yè),在零售、醫(yī)療、教育、出行、智慧城市等領域扮演好數字化助手的角色;同時要打造出完整的、系統(tǒng)性的解決方案,提升數字化應用的便利性與可操作性,切實為行業(yè)提升效率、降低成本。
他們只做連接器、做底層的基礎設施,只要將各行業(yè)的生態(tài)連接起來,就可以加入金融支付、云計算服務和其他業(yè)務的版圖,這是對主業(yè)的最大助力。在成為社交和電商的基礎設施之后,騰訊和阿里,正邁向全行業(yè)的基礎設施。
2019年報,騰訊在戰(zhàn)略進展和展望中寫道:
我們的戰(zhàn)略重點是進一步深耕消費互聯網并鞏固領先地位,擁抱產業(yè)互聯網機遇,以及為企業(yè)文化注入新活力。
阿里在2019年報中寫道:
我們不追求大,不追求強;我們追求成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。阿里巴巴的終極目標,就是為社會創(chuàng)造價值,更好地解決社會問題,變阿里巴巴的能力為中小企業(yè)發(fā)展的能力、為整個社會進步的動力。
教育仍然是一個龐大和充滿想象力的市場。
國家財政教育經費4萬億,家庭在教育上的消費支出約為 2萬億元,除了非義務教育階段支付學費書雜費或者私立學校費用,還有大量消費分布在學科課外輔導、興趣班和教育軟硬件工具等上。整個教育市場極度分散,頭部機構的市場占有率依然很低。新入場的在線教育公司全力侵蝕線下市場,傳統(tǒng)教育巨頭被困在在線教育的纏斗中,所有人都專注于to C的市場,而騰訊、阿里在給所有人提供彈藥。
互聯網巨頭布局教育,多數虎頭蛇尾,是因為他們都有自己核心的主業(yè)務,而教育并沒有形成和主業(yè)的強關聯,最后大多不了了之。
而這一次教育新基建的競爭,對于騰訊和阿里都有極其重要的戰(zhàn)略意義。
下一個十年已經開啟,騰訊和阿里能否攜手,在競爭中創(chuàng)造出更好的教育?